BBC 新闻网记者 卡法拉
在备战阶段,伊拉克报纸曾刊登一些社论,提及美军在越战中的经历以及1993年18名美国士兵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如迷宫般的街巷中被杀。
社论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提高伊拉克军人的士气。
但是现在,美英联军在攻打伊拉克小型市镇时遭遇顽强抵抗并遭受伤亡,社论中的例子像预言一般应验了。
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说,“我们让他们在沙漠里漫步,但在所有的市镇他们都会遇到抵抗。”
无论拉马丹是否在夸口,联军部队目前面临的可能性是,不得不一条街一条街地肃清伊拉克市镇。这样做不仅会花费大量时间,还可能付出军人和平民伤亡的高昂代价。
巷战是仅次于生化武器攻击外美英联军最担心的。这种战斗方式有可能抹平入侵伊拉克的美军的绝对优势。
兰卡斯特大学防务研究中心的利珀里对BBC新闻网说,“巷战的基本问题在于,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物、街道和桥梁,还需要和平民进行谈判。”
“巷战中,不能用长距离武器,对地形的判断也搞不清楚。”
“简单地说,就是你也不知道敌人在哪儿,通常的杀敌手段几乎都用不上。”
城市防御战
1991年在南部广袤的沙漠中,数千名伊拉克士兵丧生。从中得到的教训是:放弃空旷地带,转而防守城市。
军事分析员相信,伊拉克的共和国卫队和精锐卫队受过巷战的特别训练。
报告显示,在伊拉克南部没有共和国卫队驻守,他们都在防守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特。
美国陆军野战手册
美国军方规划人员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军事集结的几个月中,美军部队分别在美国和科威特专门就此进行了训练。
有关美军士兵从一座纸板房屋向另一座纸板房屋移动的画面广为传播,这也许是故意传递一个信息:如果需要,联军部队愿意进行这种战斗。
许多军事分析员说,巴格达可能是攻打伊拉克中部的关键一仗。
巴格达有5百万居民,据报,由共和国卫队4个师驻守。
但是BBC的分析员保罗·比弗说,美军没有计划进入巴格达或其它大城市。
他说,美军的目的是包围这些城市,希望能把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逼到空旷地带,或者等伊方投降。
巷战的恐惧
美军作战学说中,弥漫着对巷战深深的恐惧。
《美国陆军作战手册》中写道:“策略原则强调,城市作战只有在需要时才进行,应孤立和绕开敌方军事集结地区,而不是冒险,在困难环境中进行耗时费力的作战。”
在历史上,巷战一直是最为困难的攻击行动,攻守双方往往损失惨重。
俄国军队在格罗兹尼遭遇车臣反叛分子利用游击战术抵抗,最后只能使用炮火轰炸将格罗兹尼夷为平地。他们丝毫没有平民伤亡的顾忌。
美军则不能这样,否则便是战略和政治的灾难。
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巷战:
斯大林格勒, 1942-43: 苏军在二战中成功防守斯大林格勒,德军损失惨重,这一决定性战役为苏联在二战中返攻创造了条件。战斗持续了30多天,历史学家估计,150万人战死。
柏林, 1945: 二战中,苏军用了两周多时间才拿下德国首都柏林,这是欧洲战场的最后一场战斗。双方阵亡者数以万计。
汉城, 1950: 在仁川登陆后,美国和韩国军队从北方手中夺回汉城。2,000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战死,其它方面阵亡者数以千计。
耶路撒冷, 1967: 以色列军队从约旦手中夺取东耶路撒冷。以军伤亡约400人,约旦方面数百人战死。
顺化, 1968: 发生了越战中最残酷的血战,北越部队和越共游击队占据南越城市顺化,并坚守了三周。超过400名美国海军阵亡。双方阵亡总人数共计约5,000人。
苏伊士城, 1973: 以色列军队试图在联合国结束赎罪日战争前,占领埃及城市苏伊士城。由于伤亡惨重,以军被迫撤退。100多名以军士兵阵亡。埃及方面伤亡人数不清楚。
摩加迪沙, 1993: 18名美国驻索马里维持秩序和护卫救援物资的士兵在首都摩加迪沙的交火中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