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杆处,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使用粘杆的组织,仅从这个名称就能看出它比明朝的锦衣卫来的更隐蔽,更遮人耳目,这大概是因为这一特务组织成立之初是为了帮雍正赢得夺嫡之争必须隐秘从事的缘故。表面上看,粘杆处是王府的一个服务机构,专事粘蝉捕蜓的闲散工作,实际上,在这帮隐蔽特务的眼里,凡是对雍正不利的人都是待捕杀的蝉蜓。也正因为这样,粘杆处实际上藏龙卧虎,在雍正未赢得皇位之前,粘杆处就已经吸纳了众多民间游侠,江湖高手,雍正赢得皇位后,粘杆处一度更成为拥有众多杀人技艺的皇家秘密特务组织。
秘制杀人武器
恐怖的特务组织无不热衷于杀人武器的推陈出新,它们有的用于暗杀,有的用于逼供残害,可以肯定,雍正王朝的粘杆处不仅苦思悯想一些让人防不胜防的杀人新法,更有可能广泛吸纳了外域的妖法邪术,而所谓的血滴子极有可能就是这种糅合了妖邪之术的杀人邪物。
有一则关于雍正的传说演绎,从中不难看到血滴子妖邪的影子。清人笔记《十叶野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雍正与太子胤礽争位时,有个从四川来的奇士到雍王府求见,称其即将有难。雍正遂问其故,奇士说:“太子宫新得一异僧,能在千里之外以铁冠取人首级,今晚即要祸害殿下。所幸天不绝殿下,让我得知此事,今日乃特来报讯。”胤禛问如何对付,奇士冷笑一声:“其以喇嘛咒语为护符施展其妖术,我等以贝叶蒙首,铁冠必然来而复去。今晚先在庭外张一袈裟,如蜘蛛张网,铁冠必跌落其中。”这段记载,似乎透露了三个信息:一是“血滴子”并非起于雍正,而是首先出自太子宫;二是“血滴子”是一个铁冠状的秘器,能取人首级于千里之外;三是“血滴子”发挥效用须以喇嘛咒语才能施展其妖术,而克制办法也与宗教邪术有关,即贝叶蒙首、袈裟张网,如此说来,雍正血滴子实乃以邪制巫后得到的杀人邪器。
密谕寻找致命毒药
如果说,雍正粘杆处的血滴子为杀人邪器更多的是传说演绎的话,那雍正为粘杆处广寻天下致命毒药并以此炼制血滴子就是有案可查的。
雍正继位后,曾下密旨给广西巡抚李绂,要他在广西寻找一种毒树汁。从他的谕旨里,可以看出雍正本人对这种毒药的性能及用途,已有相当认识。他的密旨是这么说的:“近闻贵州诸苗之中,獞苗之弩最毒。药有二种,一种草药,一种蛇药。草药虽毒,熬成两月之后,即出气不灵。蛇药熬成,数年可用。但单用蛇汁,其药只能溃烂,仍有治蛇之药可医。更有一种蛮药,其名曰“撒”,以此配入蛇汁熬箭,其毒遍处周流,始不可治。闻此“撒”药,系毒树之汁,滴在石上凝结而成。其色微红,产于广西泗城土府。其树颇少,得之亦难。彼处猎人暗自卖入苗地,其价如金,苗人视为至宝。尔等可着人密行访问此树,必令认明形状,尽行砍挖,无留遗迹。既有此药,亦应有解治之法。更要秘密遍处访询,如有解毒之方,即便写明乘驿奏闻。”雍正这道密旨是在雍正三年下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粘杆处里不仅有深谙天下毒物的高手,更能看出他对杀人于无形的渴望。
可以这么说,雍正血滴子,是杀人邪器,也是致命毒药,更是涂抹致命毒药的杀人凶器。
清洗粘杆处,密立血滴子
雍正夺嫡成功顺利继位后,因粘杆处知道他夺嫡争位过程中太多的阴谋算计,为了防止恶迹败露影响其统治的稳定,继位稍稳后,雍正随即对粘杆处进行了大清洗,随后成立了“血滴子”这一更为隐秘更为恐怖的特务组织。
血滴子特务组织的总部设在他原先的雍王府,为了掩人耳目,雍王府有里外相通的暗道,除此之外,血滴子在紫禁城御花园也设有分部,无论白天黑夜,御花园堆秀山的御景亭上都有血滴子的观望岗哨,岗亭下的山口门洞前摆有黑漆大条凳,凡有雍正密诏,御景台血滴子值守都会在第一时间通过雍王府的暗道送入血滴子总部,进而由总部制成密令派往全国各血滴子手中。
比起明朝的锦衣卫,雍正血滴子有更多血腥恐怖的传说,世人也许永远不能准确地说出血滴子的样子,但它制造的血腥在想像中却是越想越真实,越想越恐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